近日,青岛科技大学第三届“1+X+N”“体育+”文化节开幕式暨第十届运动会开幕。活动现场设置了体育成果展示环节,在“每周一次集体活动制度”的赋能聚拢下,由各专业学生自主设计策划、自发组织排练、自由选材定题的特色体育方阵快闪在运动场活力开演,内容涵盖舞龙、体育舞蹈、扇子操、长绸组合操、体坛诵读、特色武术等多种形式,将非遗传承、红色文化、艺术美育等元素融入体育活动,生动诠释了“体育”作为具身“五育”载体的独特作用价值。
自体育综合育人试点运行以来,学校深耕“体育+思政”主阵地,立足发挥体育灵活的育人形式与独有的育人实效,突破“小体育”的认知局限,立足“大思政”的宏观视野,探索“1+X+N”“体育+”综合育人项目化实施路径,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了“日用而不觉、润物细无声”的实践指南。
构建“1”的框架:形成体育综合育人一体化运行机制,解决“以体育人开展什么”的问题。一次集体活动制度把活动权交给学生,以灵活的“集体”形式,“点单式”自主确定活动主题、设计活动内容、选定活动时间,优选活动入选创新资源库进行年度展示;一个“轮值打擂”体育互动交流项目发起寻找“之最”系列追星挑战,在球类、田赛、径赛等常见项目以及平板支撑、引体向上、扳手腕、定点投篮等喜闻乐见的趣味项目中,学生可以发起人身份邀约守擂,也可以揭榜应约打擂,评选出单项体育“之最”动态入驻体坛新星流动墙。一个体育实践育人阵地将班会、主题党日、宿舍恳谈会、晨跑谈话等挪上操场,遴选带班“领跑学长”深度融入班级建设和活动开展,推动朋辈“有组织帮带”;率先执行辅导员带跑陪练制度,推动联系班级的机关领导、班主任“有组织引领”。
激发“X”的活力:全面开花、多点发力,形成“以体育为核心、五育并举为特色”的创新活动集群,解决“以体立德怎么开展”的问题。聚焦“体育素养推动德育发展”、“体育感悟促进德育情感”、“体育文化涵养德育价值”、“体育实践融入社会实践”,“体育教育促进理论创新”五个维度,形成涵盖非遗传承、体育精神教育、国防体育、送“体”下乡、云上体育打卡、红色体育研究等内容的6个类别42项体育创新活动集群,持续打造“1+X+N”“体育+”文化节、“体育健康跑”虚拟教研室等特色品牌平台载体,推动相关经验成果获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、青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体创新奖、学校社科基金立项、学校首届“大思政课”建设论坛特等奖,实现了体育“强基、润心、赋能、塑形、研究”一体成型。
强化“N”的导向:形成“多样化、科学化、系统化”的宣传评价矩阵,促进综合育人可持续发展,解决“以体铸魂有什么依托”的问题。氛围营造有创新,充分调动线上线下宣传资源汇聚全媒体合力,以微视频、风采展等“N”种展示形式强化体育文化宣传力度。宣传教育有创新,通过发起一个主动探究式的“体育能带给我们什么”话题讨论,录制一部行走讲解式的“体育强国、青年力行”微团课,开发“时代新人说”、青年成长百问、我的体育成长故事等3大系列97个主题IP。榜样引领有创新,选树表彰一批青春领跑人、运动健将、健康跑标兵等体育先进典型,选拔特长生力军长线备赛、梯度储备,精选金牌教练团坚持动员、指导,形成“集训+带练”常态化保障两模式。评价方式有创新,依托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所创建的“以体为本 五育融合”育人工作机制,首创院级“五育融合”画像式三级评价体系,注重过程评价与增值评价,制定全学段全过程递进式评分标准,使体育真正成为五育融合的“枢纽工程”。
“1+X+N”“体育+”从“试点引燃”到“星火燎原”,体育综合育人的蓝图已然从“纸上”落到“地上”。下一步,学校将进一步通过机制创建、形式创新、载体创构,汇聚“用体育讲道理、用体育强信念、用体育塑精神、用体育促成长”的澎湃育人动能,真正实现用“体育”破土,浇灌“五育”生花。